赵艳失笑,大嫂还是这么幽默,听她说话觉得特别有意思。
“害怕就害怕呗,后院那么多小鸡呢,你现在坐月子,就得多吃点儿,补补身体好喂我大侄子,说真的,嫂子我赶紧你气色好多了。”
这是实话,曹美凤都听乐了。
她的脸比怀孕前胖了整整一圈,整个人也白了不少,好吃的确实没少造,她肉眼可见的圆润了,这和她的好胃口分不开。
至少无论是赵艳还是婆婆,还是自己亲妈送过去的各种补品,好不好吃曹美凤都照单全收,很少有剩下来的。
说实话,赵艳都觉得那些月子餐难吃。
什么鲫鱼汤、鸡汤,还有猪蹄汤小米粥煮鸡蛋啥的,反复的吃再好吃也吃腻了。
更别提为了喂孩子喝奶,这些月子餐基本上都没什么咸淡,吃起来确实是寡淡的很,也难为了大嫂全干了。
至少赵艳自己坐月子时可没少偷懒,把那些喝不进去的没有咸淡的汤汤水水偷偷给自己男人。
出了个月子赵艳体重倒是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可李建军还真是胖了一圈,就是被那些汤汤水水给补的。
曹美凤本来就是个嘴壮的人,很少有她不爱吃的东西,坐月子期间大家伙给送的荤腥,她兴致勃勃的全喝了,连里面炖的没啥滋味的鲫鱼都挑出刺慢慢的全吃了,一番滋养下,她确实是富态不少。
这会儿坐在炕上抱着孩子来回晃,曹美凤低头看儿子,是怎么看也看不够,只觉得稀罕的紧。
妯娌两个相处的久了,也不外道,曹美凤虽然嘴上没再提那些感谢的话,可是都暗暗记在了心里,她这人别看平时挺咋呼,可心里明白着呢,知道啥好啥赖。
赵艳看了看这个早产的小侄子,可能因为刚出生没多少天,再加上早产,这孩子看起来皱巴巴的,脸上还有未褪去的皮,看起来像个小老头,实在是撑不上好看。
赵艳干巴巴的夸了两句,说长得结实,之后就闭上了嘴,实在是没办法违心夸这孩子好看呐。
赵艳也纳闷,梅梅那孩子长的挺可爱的呀,白白净净的,一瞅就招人稀罕,这孩子咋就那么丑呢。
按说老李家人就没有丑的,别管人品啥样,李建军这哥四个都是高挑大个,身板笔直,往那一站像棵小白杨似的精神。
至少赵艳就被李建军的颜值迷惑过,觉得他太帅了,喜欢的不得了,所以大哥的颜值还真就挺在线的。
至于大嫂,虽然称不上是漂亮,可是架不住人家白啊,长的也还行,人都说“一白遮百丑”。
大嫂的长相也是在平均线之上啊,要不然大哥也不能相中她,咋就这个小的这么丑呢。
赵艳只能寄希望于这孩子是太小了,还没长开,希望再过些日子长开些他能好看一些,毕竟这个社会颜值高的人确实能生活的舒服一些,大部分第一印象还是看脸的。
曹美凤和许英可没觉得自家孩子丑。
可能是谁家的孩子是谁的宝,这个宝贝蛋被他们婆媳两个夸上了天,接下来的时间里,赵艳在一旁被迫听了不少溢美之词,全是夸这孩子的。
“宝宝这小模样太可爱了,大凤啊,你看他的眼睛,和你的眼睛一模一样,都是丹凤眼,还有那小鼻子,和老大一样一样的,这小手也挺有劲,还能抓住被呢,随老大,有劲儿!”
许英满脸慈爱的看着被子里小小的一团,都不知道该咋夸好了。
曹美凤一边摸着儿子的小脚丫,一边煞有介事的回答道:“我看也是,妈,人都说这男孩要是长了丹凤眼,以后不愁找媳妇,那小姑娘得有一堆一堆的相中咱们宝宝,嗯,建国鼻梁挺,孩子随他了,以后肯定能好看,我看他耳垂也大,还挺厚,一看就是有福的相!”
婆媳两个你吹我捧,一时间还挺融洽,为了验证她们说的话,赵艳特意仔细看了一眼大侄子。
嗯,果然亲妈看孩子都是带滤镜的,婆婆也不遑多让,这两个人让赵艳深刻理解了什么叫做“睁眼睛说瞎话”,这就是硬夸啊。
襁褓里的小朋友眼下还没长开,皱皱巴巴的一团,可能因为早产的缘故,看起来有些瘦弱,脸上红黑的一片,还有些一层未褪干净的白色皮,整个人与他们口中的“好看”一点都不搭。
还有,孩子没睡觉,这会儿正躺在襁褓里吐泡泡玩呢,那小眼睛一看就是随了大嫂,是不是丹凤眼赵艳不知道,但是小是肯定的了。
还有,赵艳眼睛都瞪圆了也没看出来鼻梁哪里挺,这婆媳两个看孩子真是自带滤镜啊。
这会儿才秋天,外面就早晚有些冷,中午还是艳阳高照呢。
可是为了让大嫂坐月子,大哥早早的就把窗户的塑料布都订上了,在炕边上也拉起了一层厚厚的布帘子遮风。
这房间不通风,再加上有小孩,吃喝拉撒都在一个屋里,空气不流通,味道散不出去,屋里的气味实在称不上好闻,待了一会儿赵艳就回家了。
自己坐月子时大嫂可没少来,洗尿布哄孩子、帮忙做饭,她没少帮忙,赵艳都记在了心里,这会儿决定有时间多过去看看,多帮帮忙。
回家就收拾柜子里放的吃的,往小筐里装上了四袋红糖,又拿了三袋奶粉,看桃酥还有,也往里面装两包,再去装上一篮子土鸡蛋就好了。
赵艳提着这些东西往出走时,看到了柜子上摆着的暖水瓶。
想到大嫂用的那个暖水瓶又小又旧,也听她抱怨过,说那个暖水瓶一宿就不保温了,头天晚上灌进去的热水第二天早上再喝就成温水了,赵艳怪惦记的。
嫂子正在坐月子,无论是洗脸洗衣服还是烫奶瓶啥的,随时得用热水,那个暖水瓶就是时间长不保温了,根本用不了了。
想到当时在市里逛街时,看见有那种外皮是铁的暖水瓶,赵艳还觉得挺新鲜,便一口气买了三个,自家屋里放了一个,厨房里又放了一个,剩下的那个一直放在了西屋没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