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

看快前面

首页 >> 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 >> 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史上第一纨绔 神话版三国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一品驸马 天唐锦绣 特工之回到清朝 玄武裂天 下堂王妃揣孕肚流放,王爷急疯了 大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 
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 看快前面 - 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全文阅读 - 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txt下载 - 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4章 春耕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不过离小麦成熟还有五个多月左右,一千户农户加上一千兵卒,最少也要四千石粮食消耗。

现在粮库中还剩下一千二百石的粮食,那最好要补个三千石打底才行。

现在韩昔只希望今年没闹虫灾便好,否则那他真的是要血本无归。

这边只是小头,韩昔最怕关中那边出现什么灾害。

比如渭河发个大水冲击数县万顷耕地无收,那韩昔估计会哭晕在茅厕,然后被淹死。

关中的耕地那都是平均亩产达到一石二斗以上,万顷无收便是瞬间损失一百二十万石粮食。

加上种粮十万石就是一百三十万石,万顷无收,按照一顷地三户人耕种,那就是有三万户人,二十多万人受灾。

白养三万户人一年时间,加上来年的种粮那最少也要六十万石。

如此算下来,关中只要有万顷田地受灾,那韩昔直接损失一百九十万石粮食。

关中现在预留的救灾粮食可就三十万石左右,这六十万石的窟窿韩昔可不就是要哭晕在茅厕了。

而且还影响到秋耕,关中可是一年两熟或者二年三熟的。

所以关中五千顷耕地受灾已是韩昔此时接受的底线,五千顷耕地差不多就是两三县受灾。

再多,就算有系统也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否则就要像明朝一样,放任灾民到处流动自行乞讨。

所以前年收上来四百万石粮食看似很多,其实一点都不耐用。

最近如果条件允许,韩昔还想裁撤掉两万的辅兵和五千正兵,如此便能省下二十多万石粮食了。

果然,这地盘打下来容易,想真正消化没个一两年时间恐怕不行。

正是因为如此,韩昔一直没向平阳府扩张,就连之前计划的汉中也没打,他准备存够三千万石粮食先,现在主打的就是一个稳。

关中一年两熟,十万顷地便可以收上一千万石粮食,差不多四年时间就能存够三千万石粮食了。

三千万石粮食,完全够二十万大军消耗十年了,到时还不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就在韩昔笑着畅想未来时,一位管事模样的人脚步匆匆走了进来。

这位管事名叫席步,是韩昔从长子县调过来的县丞人才。

“参将,刚刚得到消息,缓德河水清澈见底十数日。我们要快些收粮食才行。”席步进入衙内快速说道。

韩昔一时有些愣住,没弄明白这河水清澈和收粮有什么关系。

见此韩昔神情有些迷茫,席步急忙解释道:“河清自古以来预示大灾到来,而且缓德州开春到现在一场雨未下,估计又是要大旱了,缓德州离我们葭州只有一百多里,到时恐怕会波及过来。”

闻言,韩昔顿时了然,没想到这陕西旱灾居然离自己如此近,一百多里的路程,到时灾民向葭州流走,估计也就是六七日的路程。

韩昔拍着自己的大腿有些发愁,最后问道:“你觉得收多少粮食为好?”

“两千石粮食,而且要在葭州几条官道上设置路障才行,”席步说道。

两千石,差不多六千多两,韩昔沉思要不要再用布匹,糖,盐,醋这些东西压着粮食价格。

只需在葭州投入七千两的货物,确实能维持住粮食的价格,这些乡绅,富户哪个不是存有五六百石粮食,多的数千石都有。

其中一户屈氏大户家中有良田百顷,家中存粮绝对是有上万石的。

屈氏大户家中人口两百多人,一年最多也消耗千石粮食,多出来的平常都是运往榆林卫卖钱,所以屈氏也是葭州的大粮商。

因此,只要韩昔投入七千两的货物,压制粮食价格完全是有可能的。

不过最后韩昔还是放弃了,这灾荒年,想维持这种价格上的平衡实在是太难了。

“你带着银两去找屈氏收粮食,不要在葭州城内收,价格贵点也没关系。”韩昔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这屈氏似乎想找我们修水井,正好我过去和他们谈一下,”席步说完,又和韩昔交待了下春耕的事情。

七百顷,七千石的预备种粮可能不够,可能还差三百多石。

这些流民成分复杂,过来帮工的村民也有手脚不干净的,加上各种老鼠,野兽的问题,便产生计划之外的损耗了。

韩昔听后也只能让席步去库存里再调五百石粮食过去了,幸好也就今年他会发放种粮,要是年年损失个五百多石那还得。

如此,春耕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到了五月中旬,韩昔在葭州七百多顷耕地总算有惊无险的全部播种完,一号耕地六十顷麦田已是一片的葱郁绿苗。

此时住在附近的农户不但要照看秧苗,还要驱赶野兽,看到秧苗被破坏了还要进行补种。

这不禁让韩昔感慨,种田不易。

不但要和野兽搏斗,还要看天吃饭,最惨的还是被人剥削。

所以也不知道那些女频小说中极品亲戚一家子,是怎么做到二三十亩地能供着一大家子吃喝的同时还供养一个念书的人。

能供养念书的人,家中最少也要有百亩耕地的富农才有那条件。

“呵呵呵!葭州这边的麦苗长的真是喜人,缓德州那边四月初种下的麦苗听说枯死不少了。”一个货郎看着田地的麦苗,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了笑容。

“你也听说了,我还听说不少人开始准备逃荒了,今年那边估计又要旱了,希望别影响到这边。”另一个货郎忧心的说道。

韩昔在远处坡头看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麦田也是露出笑脸,这一片耕地连在一起,大概占地长宽四里。

村寨建立在一处坡头上,去到最远的麦田大概要走两三里。

抽到边缘处的农户只能自认倒霉,不过好在水井分布的比较均匀,取水并不算困难。

突然,就在这时,有几个青年在田间脚步急促,声音高亮喊道:

“廖家村的又过来了,快拿上家伙过去。”

随着青年的喊叫,田间忙着农活的寨民都扔下手中的农活聚拢了起来。

远处坡顶看到如此场景的韩昔也有些无奈,这其中有四五块田旁边也是挨着别的村寨。

现在麦苗生长,正是大量需要水的时候,除了黄河边上和葭河旁的耕地不缺水外,其余的地方都缺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逆天剑帝 渔港春夜 瑜伽老师花样多 凡人策 都市偷心龙爪手 开创观想法的我,凭武道横推诸天 武侠:我在大明皇宫炼阴化阳 惊!天降老公竟是首富 我本无意成仙 全职法师 逍遥人生 逼我下乡?科研军嫂搬空你全家 都市花缘梦 黑暗血时代 六零海岛,大力女混的风生水起 四合院之无敌签到系统 暗河长明 人在港综,你管这叫卧底? 四合院之我也来凑热闹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雷武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抗日悍将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师士传说 游戏民国 明末钢铁大亨 大秦:我墨家巨子,掀起工业革命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大唐之最强酒楼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最后一个道士Ⅱ 知否之庶子任逍遥 大明,开局被朱元璋哭灵 
最近更新无尽权谋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奇门故事汇 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沈家大小事 中医大师扁鹊 汉末浮沉书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穿越大明:激活木匠皇帝系统 带着美女闯三国 云尧长歌 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 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 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大唐超时空: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 
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 看快前面 - 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txt下载 - 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最新章节 - 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