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益州崛起录

我欲归去

首页 >>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 >>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史上第一纨绔 绍宋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太古剑尊 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 神武太医俏女帝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开局截胡五虎上将 特工之回到清朝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 我欲归去 -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全文阅读 -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txt下载 -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七十六章 撸起袖子加油干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不仅像朴胡这样的賨人部族首领四处串联,争抢建城主导权。

很多自持有实力的豪右地主也在挖空脑筋,想在这个计划中分得一杯羹。

这个机会太难得了,六百石的县令(长)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当的。

汉制,地方各郡每年有一定名额察举孝廉和贤良方正之士。正常时候,像中原富庶大郡,一年不过三到四人。益州除了汉中和蜀郡,察举名额就只区区两人。

这些察举上来的人员,并不能马上获得官位,还要进入五官署担任郎官学习一年以上,考核优异者才能授予三百石小官。

至于县令(长)职位,更是很少能够直接授官的,往往必须在朝中各衙署再实习一段时间才能外放出去担任该职务。

除了察举这条正途,各地郡守和千石以上官员可以推荐有一定学识的年轻士人进入太学就学。学满四年,成绩优异者也能授予三百石小官。

可见大汉一朝要当官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当然了,察举演变到现在,已经成了世家大族掌控朝廷的最有效手段。往往各级官员都会形成互相推荐子弟的默契,孝廉、贤良方正,乃至于太学生员,无一不是官宦子弟。

士族,就是大汉除了皇权以外的最大势力。除非你去势成为宦官,或者家中女子入宫为后妃,你家变成外戚。

只不过宦官和外戚就算手握权力,也是掌握舆论的士族眼里天然反面人物。

外戚还好一些,毕竟大多也算是士族阶层中分化出来的,有时候会与士族联手。

宦官就惨了,无论你什么出身,只要当了宦官就是坏人,做什么都是错的,都会有士族官员出面反对你。

没看见曹操祖父曹腾还是汉朝开国名将曹参后人,赫赫有名的勋贵世族子弟,还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

就因为他当了宦官,一直士人诟骂,到了曹操这一代,还有人经常骂他阉宦之后,祸国奸臣。

由此可见,在大汉休说蛮夷,就连祖上没有做过官的寒门子弟,想要当官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也就是为了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益州各地,让朝廷能够有实力平定各地割据势力,贾成才说服朝中各方同意这个一次性计划。

就算如此,他和叔父贾诩都要蛰伏这么久,等到朝廷处于即将倾覆的时候才出手以雷霆万钧之势平叛,接着这个势头推进此次计划。

要不然上至天子刘协,下到朝中百官,甚至益州民间士人阶层,绝不会同意他这么做。

他可是记得,历史上曹操只不过出了道不论出身的招贤令,就使得曹魏暗流涌动,很多家族看他不爽,暗中勾连天子刘协,试图推翻他的统治。

其实贾成明面上推行的这个百城千道计划,告诉百官和士人,这只不过是一次性的,以后将恢复常态。

让众人眼睛就只盯着这些建城功臣,将来也只会拉帮结派努力排挤这些异类,从而忽略了其他通过读书考核进入官场的人。

暗地里那个官学才是他最终目的。

为了麻痹百官士人,他甚至设置一道道考试关卡,使得寒门、平民子弟很难通过考试升入上一级学校。

规定数千官学小学生最后仅仅只有数人可以进入太学就读,还不一定能顺利毕业授官。

这样一来,百官士族就觉得这只不过是贾成因为吏员缺额巨大而做出的权宜之计,看上去数千人当中都没几个能真正当官。

这是察举和太学选材的有益补充,根本动摇不了察举制度。

但贾成就是让他们有这个错觉,从而放松对官学的警惕。

一旦益州发展步入正轨,朝廷控制的疆域和人口越来越庞大,天下州郡上千万平民子弟就能通过官学获得教育。

这上千万平民出身的官学学子,即便比例微乎其微,其绝对数量也足以和士族子弟相抗衡。

不要小看这条几乎很难攀登的上升通道,只要有一丝希望,底层百姓就能爆发出强大的动力。为了这一丝当官成为人上人的机会,他们会衷心拥护这个朝廷,并且数代人为之奋斗。

至于将来官学发展到什么程度,会不会彻底取代察举制?

贾成表示他会静观其变,最多只是顺势推动,绝对不会拔苗助长,让官学生和传统士人提前进入对立状态。

甚至他还会鼓励那些家学没落的士人家族子弟进入官学就读,让他们有更多机会通过考试获得政治利益。

官学毕竟不像家族家学,它包罗万象,学派众多,知识面也更广。

特别是小学之上的中学,因为教师都是朝廷聘请的各地饱学宿儒,学生又是经过严格考试的精英子弟。

最后考上太学的这些学生综合能力一定远超普通士族子弟,将来的前途也必定不会小。

等到这些人掌握了朝中大权,又有舆论权,以儒家尊师重道的传统,官学的生命力还会小吗?

若那时候传统士族反应过来,想要取缔官学,他将面临数以万计通过官学获益的读书人的反击,后果是何其恐怖。

贾成暗戳戳的估计,将来肯定有一些聪明的传统士族,他们会顺应时势允许或推动官学发展,甚至会抢夺官学主导权。

只不过那时候大势已成,底层百姓已经拥有了上升途径,官学在谁手里对他来说已经无关紧要了。

大汉国富民强,世家大族翻不起风浪,老百姓不受外族欺辱,他贾氏子孙不再经受战争威胁就好。

至于谁当皇帝,与他有什么相干?

说到底,他贾成就是个普通人,权力欲望没那么强的普通人。

若不是知道这段历史,知道在这个时代不奋起自保,逃到任何地方都免不了要面临刀兵之祸。谁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干这些亡命勾当。

就算知道跟着老狐狸投奔曹操,以老狐狸苟命的本事,贾家三代人都能平安无事。

可将来五胡乱华呢?

历史上贾氏八王之乱后再也没有一丝记录了,衣冠南渡更无贾氏子孙的消息。

也就是说,三四代以后,贾氏就消亡在历史潮流中了。

贾成不想他的不作为,导致子孙后代还重蹈这个命运。

所以,少年,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逆天剑帝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邻家雪姨 瑜伽老师花样多 凡人策 都市偷心龙爪手 何不同舟渡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我不是戏神 春满香夏 魅魔:主人你不想我变得这么弱吧 花都太子 重生:1977 逍遥人生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逼我下乡?科研军嫂搬空你全家 帝御无疆 暗河长明 人在港综,你管这叫卧底?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抗战之烽火燃血 谍影:命令与征服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抗日悍将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我的谍战岁月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师士传说 明末钢铁大亨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大秦:我墨家巨子,掀起工业革命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大唐之最强酒楼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大明,开局被朱元璋哭灵 
最近更新无尽权谋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奇门故事汇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中医大师扁鹊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 一条路要走多远才会是尽头 大宋风云 皇宫乐府琴手与歌女 陛下,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 重生农家致富科举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 风雨话东周 江汉儿女英雄传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 新语新编 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 我欲归去 -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txt下载 -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最新章节 -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