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行

墨香阁大哥

首页 >> 宋歌行 >> 宋歌行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仙人只想躺着 衣冠不南渡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神武太医俏女帝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特工之回到清朝 大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 皇叔 
宋歌行 墨香阁大哥 - 宋歌行全文阅读 - 宋歌行txt下载 - 宋歌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八十八章 惠民三策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赵祯看到他的目光终于笑了,赞许的点头道:“这回想明白了吧,帝皇之道不仅要让百姓富足,更要让民心归朴,霓裳羽衣曲繁华太过,只能把民风导向奢靡,可谓盛极而衰之曲调,只能束之高阁,不宜流传于外。”

赵昉诚恳认错,郑重拱手作揖道:“儿子错了,竟然让此曲流传出去,请父皇责罚。”

赵祯摆摆手道:“算了,只要我儿晓得道理,一首曲子罢了。”

一直在看他两父子争论的几位大臣,此时开始纷纷称赞道:“官家教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为天下表率也。”

赵祯开心的合不拢嘴,赵昉却悄悄的给那些人白眼,反正在座的只有两三个是他喜欢的人,其他的他才无感呢。

前文说过,宋朝的宰辅大臣不能一直担任,如今的宰相还是晏殊,那是因为他比较迟才上位的。

枢密使庞籍也才两年多,其余的范仲淹、韩琦这两位,一个去了西北,一个去了北方。

当然也是因为这次军改,需要他两亲自去坐镇,头衔还保留着枢密使,但实际工作已经是安抚使了。

包拯升为御史中丞,龙图阁大学士,比历史上的直学士高了一级。

王拱辰为知谏院也升官了,富弼为参知政事,欧阳修等人去了六部,负责具体工作,才没时间在这陪着赵祯呢。

眼下在场的丁度等人,赵昉对他们看不顺眼,还是因为这些人当初对自己落井下石,他可记的牢牢的。

“对了爹爹,两浙路从去年入秋就开始干旱,今年开春还是滴雨未下,恐怕灾情已经发生了,不知可有奏章上来言此事?”

赵昉本来想走了,可想到范仲淹突然想起皇佑二年的吴中饥荒,历史上是他在杭州,才解决了大批百姓饿死的惨剧。

可现在老范人在西北,没有他那举重若轻的手段,谁知道别人有没有那能力呢。

古代交通不便,百姓又没有余粮,一个季度没收成就可能饿死人,要是连着干旱一两年,绝对是饿殍满地。

这下他急了,赶紧询问这事,人命关天不敢懈怠呀。

参知政事梁适眉头一皱道:“敢问魏王从何得知两浙路消息的?去年的干旱倒是有奏章,可并未发生灾民逃难,今年这才开春,应该不至于吧。”

严格来讲北方现在还没到开春季节,但杭州可是江南气候,清明之前就绿叶满山了。

福建广东更早,正月桃花就开了,浙江迟一点,二月份也算开春了,虽然跟江苏在同一纬度,但气候比江苏更温暖,因为浙江是沿海。

“你们都不看报纸吗?本王创办报纸这么多年了,难道你们认为那东西只是宣传用的吗?各地民生、发生的事都可以从那得到信息,难道你们都以为那是故事不成?”

一连三问,把大家问的面红耳赤,从庆历初办的报纸到现在已经成熟了,大家其实也有看报的习惯,可就是没人重视报纸的其他功能。

大家想当然的认为,报纸只是一种宣传政策的载体,以及市井小民娱乐的故事,再有就是商家广而告之的地方罢了。

对于报纸上登的各地新闻,大家并没有放在心上,还是习惯以朝廷官方的邸报为准。

当然两浙路的新闻,只有那边的报纸会登,可汴京是什么地方啊,各地人员流动最频繁的,几乎每天都有外地人进入。

那些行商几乎人手一份,带着在路上消遣,而且人们的猎奇心里,也让行商们愿意多带一些,到这后卖给当地人,或者送给交往的对象。

赵昉前几天还看到过广东来的报纸,正是袁勘北上科举时带来的。

而且今春是进士科,各地士子几乎都会带着报纸上路,这已经成为一种消遣习惯了。

当然,赵昉也赚得不少,这东西是他创办的,各州分社开张都会留一份利润给他,同时也是借他的名头,省的被当地官府和土豪劣绅敲诈。

皇太子的产业谁敢敲诈,不要命还差不多,所以赵昉现在很有钱,弟弟妹妹们的开销,都经常被他包了。

赵祯这下也急了,他是仁君,最看不得百姓饿死,赶紧的催促政事堂尽快查清事情,准备赈灾物资。

“父皇,儿臣觉的是时候在各地建储备粮仓了,这几年财政宽松不少,边境战争也消停了,民生这块要抓紧普惠才是。”

这事赵昉前几年就想过,只是鉴于条件不成熟,大宋其实是有储备粮仓的,但并不普及。

只在重要地区才有,广大的地区并没有做到,这一点还不如隋朝。

听他这话赵祯忙问道:“大哥有什么具体的建议,说出来大家参详一下。”

赵昉点点头道:“其一,各州乃至各县都应该建造大小不一的储备粮仓,每年更换新粮,保证天灾来临时,至少本地人口两个月的口粮。”

“其二,各州应该建立收容孤寡老人、失怙孩童的赡养堂,让老有所养,少有所依。”

“其三,鼓励民间游医,由朝廷编辑发行一部草药、偏方的医典,着重收录民间土方,乡野到处可见的草药,让百姓有病不用长途跋涉,小病在本乡本村就能得到医治。”

“大王仁德!此议大善!”

庞籍第一个站出来大声称赞道,迎来丁度的白眼道:“策是好策,但庞相可知需要花费多少钱粮吗?”

晏殊沉吟一下,点头说道:“勒紧腰带几年,把这些事落实了还是可行的,毕竟这是惠及万民之事。”

梁适皱眉反对道:“话是没错,但开销巨大,恐怕不是勒紧几年能办到的。”

赵祯想了想,开口说道:“可以一件件来,我觉的大哥说的三件事,第三件可以马上办,编撰医典不用花费很多吧。”

丁度等人不敢反对,这件事的确花费不多,大宋最好的医者都在汴京,而且都是拿俸禄的,让他们编医书是份内之事。

赵祯见他们不反对,继续说道:“第一件事可以先从富裕地区先办起,也可以先建储量的粮仓,花费也不需要太多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邻家雪姨 凡人策 都市偷心龙爪手 何不同舟渡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我不是戏神 开创观想法的我,凭武道横推诸天 名门艳旅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快穿女配专抢女主剧本 四合院:苟在轧钢厂保卫科很舒服 娱乐圈病弱美人和男主婚后爆红了 帝御无疆 四合院之我养了一万只野猪 民间风水师笔记 我有一座恐怖屋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抗战之烽火燃血 谍影:命令与征服 抗日悍将 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师士传说 游戏民国 明末钢铁大亨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大唐之最强酒楼 网游:开局无限BUFF,我最强药师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大明之南洋再起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知否之庶子任逍遥 大明,开局被朱元璋哭灵 
最近更新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穿越大明:激活木匠皇帝系统 带着美女闯三国 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 重铸汉骨 陛下,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 统一天下,从召唤奸臣开始! 开局穿成奶娃子 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 大汉征服者 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 穿宋,造反!【变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三国之纨绔霸天下 风入邺 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 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 【穿越】我爹是异性王 
宋歌行 墨香阁大哥 - 宋歌行txt下载 - 宋歌行最新章节 - 宋歌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