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宋仁宗

龙卷笆狄

首页 >> 皇兄宋仁宗 >> 皇兄宋仁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小阁老 衣冠不南渡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寒门枭龙 满级绿茶穿成小可怜 特工之回到清朝 玄武裂天 带着农场混异界 
皇兄宋仁宗 龙卷笆狄 - 皇兄宋仁宗全文阅读 - 皇兄宋仁宗txt下载 - 皇兄宋仁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六十七章 冗兵、冗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是,官家。先说冗兵的问题。就常理而言,纵观历代王朝,在完成平定天下的任务之后,必然会大规模地裁减军队。这样做至少有三个好处:一则减少朝廷的军费开支,二则释放的劳动力以恢复生产,三则降低心怀异志的将领拥兵自重甚至起兵谋逆的概率,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皆大欢喜。过往的汉、晋、隋、唐诸朝莫不如此,唯独我朝由于深受幽云十六州之苦是个例外。”

赵祯听完轻轻点了点头,示意范仲淹接着说下去。

“官家,以数据事实为证,我这里有一份去年枢密院进呈的统计数字:在太祖开宝年间,官军的员额是三十七点八万,包括十九点三万禁军;太宗至道年间则扩充到了六十六点六万,包括三十五点八万禁军,差不多翻了一番;真宗天禧年间,大宋官军已经接近百万量级的规模,达到九十一点二万,包括四十三万禁军。而去年我朝这个数字已经飙升到了一百二十五点九万,包括禁军八十二点六万禁军。”

如此看来,这《水浒传》中常出现的“八十万禁军”,并非施耐庵的虚构妄拟之言。

赵祯好像知道这个数据,但从范仲淹口中一一说出来,自己听了一遍,别有一番感受:“真是太多了!”

“官家,按户部的统计数据,全国登记在册承担赋税劳役的男丁数量,只有不到两千二百万人。也就是说,大约每十七名男丁就要供养一名兵丁!”

赵祯的脸色变得更加不好看,“十七比一?这么高的比?”

范仲淹很肯定地点了点头:“是的官家。这个比例还没有考虑地方负责供养、不隶属军籍的所谓乡兵,这支编外军队的员额,目前预估大约有四十万之多。”

“还有四十万?”

“嗯。”

“官家,下面,说一说冗官?这个更是不得不治的大毒瘤!”范仲淹有些痛心疾首。

“嗯。说下去。”

“无论是出于防范武将作乱的需要,还是重塑文治的社会风气,我大宋王朝都需要一个庞大的文官队伍,并给予他们极其优厚的待遇。这无可厚非。臣也是受益者。但其他朝代相比,我朝的文官队伍有三个显着的特征。这...”

范仲淹故作停顿,赵祯示意但说无妨。

“今天把希文你单独入对,就是想听针砭时弊的大实话。先把病找清楚,病灶弄明白。”

“一则机构臃肿。形象的说法可以说是叠床架屋,繁复得一塌糊涂。虽说武将是重点防范对象,对于文臣也不可掉以轻心。我朝基于此考虑采取的举措是尽可能分权,原本一个人可以干的活,现在要分给好几个人来干,谨防权力过于集中,滋生一批野心勃勃之徒。”

“嗯。我朝文官也是太多了。朝堂上、地方诸路都有这个问题。”

“是的官家。朝堂上,宰执系统、枢密院系统、台谏系统自成体系。就以宰相为例,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重臣,如今被枢密院分走军权,被盐铁、户部、度支这三司分走财权,剩下的一亩三分地,还要给参知政事腾挪出一点施展拳脚的空间。”

范仲淹此话也说到了他的痛处,虽然他在朝中为官,但权力比在西北小得多了。还是作为封疆大吏,军政大权在手舒服。

赵祯没有说话,陷入深思,并踱起方步,在这大堂里走来走去。

范仲淹一看赵祯没有打住的意思,就索性一直说下去。

“至于地方上的机构和官衔,更是令人眼花缭乱。这一级行政区称为‘路’,这一级设‘监司’,有安抚使、转运使、提刑按察使、提举常平使,分管兵民、财赋、司法和救恤。”

“州一级的权力相对集中一些,知州作为主官,但有通判作为牵制,一道公文往往需要两人联名签署才能下发生效。知州、通判之下,还有副使、判官、推官、监酒、榷税等等。”

“除此之外,像什么节度使、承宣使、观察使、防御使之类的差遣,更是多如牛毛,难以胜计。各级各地机构繁复、职责交叉,你盯着我、我防着你,找茬儿的大有人在,干活的屈指可数,行政效率极其低下。”

赵祯轻轻哼了一声:“人多不洗碗、鸡多不下蛋!”

“官家一语中的!臣记得真宗朝咸平年间,有大臣进言文牒有经五七岁不决者,一件事情竟然能拖上好几年,这个效率真是令人不敢恭维。真宗下诏责令‘议减烦冗、参决滞务’,河北路一下子被裁掉了七十五名冗官。但这也只是九牛之一毛。”

赵祯又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似乎心情不太好。

“官家,上述是说得几机构。二则是官职繁杂,甚至有官无职,朝廷白白养着一大群闲人。这个更是要命。按我朝官制,寄禄与职事是分离的。微臣过去头上现在就有一连串的官衔: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充理检使等等。”

赵祯苦笑了一声,喘着粗气。

“这朝散大夫代表着品级,决定我穿什么颜色的制服上班。右谏议大夫,便是寄禄,决定我可以领多少工资、享受哪一级别的待遇。但是,具体干什么工作,这两个官衔都管不了,还得看具体的职事——权御史中丞充理检使,真够绕的。别说后人看不懂,自己不上心,都不一定弄多明白。”

赵祯憋着没有笑出来,这范仲淹说的都是他想听的,满朝文武也只有他和韩琦等为数不多的臣子还敢说这些话。

“运气好、有门路的官员,品级、寄禄、职事一应俱全,但有很多官员比较悲催,头上只有寄禄,却没有固定的职事或者临时性的差遣。薪水倒是照发不误,该享受的待遇也差不了,但没有事情可做,只能在家耗着,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之八九,虽说录入官籍,实则与吃空饷无异!”

范仲淹说到此处很是气愤。

赵祯一想,这吃空饷的人确实多!军队里,能打仗的不多。文官里,清谈客比比皆是。这大宋朝廷确实是病得不轻。

“除了上述两则,还有第三个方面,不知官家想听不想听?”

“但说无妨!把问题说透!”

“是!官家,这三则就是科举泛滥、取士从宽,加剧了官员队伍的臃肿程度。不过,臣在这方面也是受益者。”

赵祯却不以为然,算是夸赞范仲淹了:“希文,你是谦虚了。这天下科举取士,再苛刻的条件,再难的试卷,你也是能进三甲的!”

范仲淹轻轻摇了摇头,“官家过奖了。”

“接着说下去。”

“在科举初兴的隋唐两朝,残余的士族门阀还有不小的影响,朝廷也允许地方长官自辟官署、招募僚员,只是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科举取士,广纳天下贤才只是补充而已。对于当时的读书人而言,金榜题名并非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甚至算不上主要的途径。”

“嗯。”赵祯插话说:“隋唐两朝科举的录取比例是非常低的。每届进士科只有大约三十人能登科及第,相对容易一些的明经科,每届也只录取一百人左右。”

范仲淹一看赵祯并没有接着往下说的意思,便把话茬接过来,“是的,官家。此外,尽管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但是唐朝对于官员职业素养的评判,还是很审慎的。举子登科及第之后,并不意味着可以身披官袍吃朝廷俸禄,而是需要经历再一轮的测试和选拔。”

“嗯。朕知道,是铨选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男欢女爱 天赋是长生,我能交易寿命买神职 艳海风波 都市极乐后后宫 福艳之都市后宫 何不同舟渡 神医嫡女 赵氏嫡女 灯花笑 镇龙棺,阎王命 惊!天降老公竟是首富 开学报到:我开了一架直升机 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 升温诱吻 六零海岛,大力女混的风生水起 暗河长明 四合院之我养了一万只野猪 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抗战之烽火燃血 谍影:命令与征服 雷武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抗日悍将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爸,这好像是北宋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武炼巅峰 师士传说 游戏民国 明末钢铁大亨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荣耀大秦 谋动天下 网游:开局无限BUFF,我最强药师 寒门宰相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晚明 
最近更新重铸汉骨 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 统一天下,从召唤奸臣开始! 穿越占座山 重生农家致富科举 大秦:不装了,我是秦始皇 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 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 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 风雨话东周 三国之纨绔霸天下 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 我岳父是朱元璋 【穿越】我爹是异性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误入红楼,修仙人生 旅唐 真以为爱你?为了系统奖励啊傻瓜 乱说天国 楚汉战争 
皇兄宋仁宗 龙卷笆狄 - 皇兄宋仁宗txt下载 - 皇兄宋仁宗最新章节 - 皇兄宋仁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